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交通运输局G307吴堡至绥德改建工程建设管理处

榆林市交通运输局G307吴堡至绥德改建工程建设管理处

发布时间: 2022-03-15 10:36
单位名称 榆林市交通运输局G307吴堡至绥德改建工程建设管理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307国道吴堡至绥德石合铺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施工组织和管理工作。
住所 榆林市高新开发区振兴路1163号
法定代表人 常应红
开办资金 345万元
经济来源 自筹
举办单位 榆林市交通运输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08.1万元 413.34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交通运输局G307吴堡至绥德改建工程建设管理处.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市交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程概况G307吴堡至绥德改建工程建设项目是交通运输部重点扶贫和督办的公路建设项目,是陕西省和榆林市政府重点工程,起点吴堡石沙墕村至绥德路家洼村(K8+000-K20+270),计12.27公里,路基宽度8.5米,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绥德路家洼村至石合铺村(K20+270-K48+545),计28.34公里,路基宽度10米,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项目于2015年12月底开工建设,于2017年12月10日底建成通车。2018年11月23日通过了交工验收。2020年进行了审计备案,2021年开始进行财务审计,预计于今年5月通过竣工验收决算。(二)工作进展情况截止本年度,全线完成路基、路面、隧道、交安、机电工程及部分尾留工程;并对运营中各相关单位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优化、处理,应交警要求加设了路面监控及区间限速,完善了岔路口的标志标牌及隧道提质升级等。尾留工程项目及工程变更已完成,正在进行竣工验收。(三)工程管理建设管理处从工程建设开始,就按照省局要求,深入落实“六位一体”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目标策划和终身责任制各项要求,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责任体系、制度体系以及工作机制,合理安排工序,严格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狠抓工程重点,质量薄弱环节,加强关键工程、工序的监控。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关键工程、关键工序、重要部位进度、质量的检查和考核,夯实监理工作职责,认真落实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对发现的工程质量不良行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1、质量安全管理(1)材料管理对机制砂、水泥、矿粉、辉绿岩、钢材等主要原材料从源头上进行监控,管理处、总监办、施工单位多次赴山西柳林、临县等地考察并确定生产厂家,必要时派驻人员驻厂监控。沥青统一由局沥青库调运,改性沥青由局沥青库自行生产。所有材料到场后,车车检验,合格后方可卸料,并要求每车必须携带材质单、合格证。特别沥青、桥梁用的中砂、辉绿岩等试验室24小时值班检测,车车检测并留样,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2)日常巡查管理为了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夯实责任,管理处建立质量责任追究制,加大交叉检查力度,要求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旁站、检查,管理处巡查,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处理,返工处罚,对情节严重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通过建设管理处质量巡查组不间断巡查、整改有效地保证了工程质量、消除了安全隐患。(3)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所有参建单位人员参加的安全保障体系及责任到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单位主要领导为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施工、管理人员为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不断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完善安全措施,规范安全作业,确保施工安全。严格执行桥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和《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严格项目驻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切实做好施工现场各类安全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在路家洼隧道进行安全应急演练,并召开全线安全现场会。(4)沿线临河、临沟路段,交叉路口较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为了消除这些隐患,在特殊路段增设标志标牌,急弯处增设诱导标志,急弯、陡坡、平交等危险路段加密减速震荡标线,确保了安全。2、合理优化方案该项目属于旧路改建,沿线居民密集、民房较多、公路两侧蔬菜地较多等,环境较为复杂,拆迁难度大,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压路机振动、安全、扬尘等等引起的阻工,为此,我们通过线路优化、机械配置、结构层调整等解决这些现象。(1)严格遵循施工人本化,在实施过程中为了满足沿线大多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的诉求,积极与当地政府、沿线群众密切沟通,及时调整优化方案,全线线路优化调整占总里程50%以上。(2)隧道施工,我们从施工组织设计、到过程施工管理中、每一个关键部位都聘请专家到现场指导。在深埋段施工过程中,实际地质情况为黄土,但设计地质为岩石,围岩为四级围岩,仰拱无钢拱架,根据施工实际要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我们与专家及各部门商讨,决定仰拱施工中增加钢拱架,采用隔榀成环,增加费用近200多万元。(3)路面施工,通过调查和专家论证,经省局批复,将20cm灰土底基层变为16cm水稳铣刨料底基层,32cm二灰碎石基层变为32cm水稳碎石外掺粉煤灰基层,取消了石灰,能够减少污染,厚度减小便于压实,不允许振动的路段可以采取静压、避免过分振动引起群体性阻工等现象。把旧路面层和基层全部回收利用,既环保又能提高验收弯沉指标,强度更好。(水稳铣刨料底基层施工中采用20T钢轮压路机静压1遍,36T振动压路机静压3遍,37T胶轮压路机静压2遍。压实度为97%以上,7天钻芯芯样完整密实,芯样无侧限抗压强度达2.5MPa)。(4)路面施工中,我们购买环保清扫车,进行清扫,既环保,又保证质量,还避免了阻工现象。(5)为了避免高危边坡路段落石、急弯、陡坡、平交路口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多次进行调查,研究,调整线路5处(为避免高危边坡路段落石造成人员伤害路面线型向左调整,避开高危落石路段)、增加SNS柔性防护网、振荡标线1375平米、波形梁护栏4500米。(6)义合过境线原地貌为农民长期种植蔬菜的腐殖土,且地下水位较高,原设计换填砂砾不能满足要求,经过调查、试验,将砂砾换填变为60cm厚水泥土(5%水泥),试验表明弯沉值小于原设计弯沉值。(7)为了保证挡墙墙背回填质量,建设管理处、设计单位、总监办现场调查,经咨询相关专家,将全线挡墙墙背3m范围内用水泥土(4%水泥)回填,既加快了施工进度,又保证了质量,同时增强了路基稳定性。3、美丽干线公路建设严格按照《陕西省公路局美丽干线公路实施方案》、《陕西省普通干线公路沿线设施养护标准》等文件要求,积极开展美丽干线公路创建工作,对沿线上边坡路段用2.5m浆砌防护,已完成6928.15方;全线上下边坡、平台、改线后遗留的旧路等进行了绿化、设施完善;平交路口、道路渠化已完成硬化及设施配置。2020年被省公路局评为“陕西省优良美丽干线公路”。二、取得的主要效益项目的建成通车,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全面提升我市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完善地方公路网络、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307国道是国家公路网五纵七横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的建成能全面提升我市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并在降低公路运输成本、改善沿途县区老百姓出行条件以及完善地方公路网络、促进在推进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完善沿边开发开放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项目经吴堡县、绥德县两县4乡镇,涉及沿途三个乡镇十余万老百姓,为沿途百姓0.67万亩红枣、800余亩山地苹果、200余亩核桃林、以及花椒特色产业,提供了运输的便捷服务,预计能降低当地群众公路运输成本数百万元,为沿线老百姓货物运输、农副产品销售取得近千万元的经济效益,3、该项目的建成,圆满完成交通部督办扶贫任务,对我市执行“十三五”交通运输规划,改变我市交通基础设施,谋划“十四五”交通规划提供了一个助力平台。也为当地政府和百姓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工程已经整体完工,中省配套资金已全部到位,目前两县配套资金不到位,影响后期资金的拨付。2、竣工验收期间的养护费未纳入预算,养护费用挤占原本的建设费用和工程待摊费用。3、财审滞后,迟迟未能进行财务竣工验收决算。四、整改措施1、积极与绥德、吴堡县政府对接落实配套资金,争取资金早日到位。2、与省局沟通,解决养护费未纳入预算的问题。3、积极与相关部门协商,加快财审进度。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与绥德、吴堡乡政府对接,按照2015年第十二次市长办公会会议纪要落实配套资金。2、本年3月前完成财审,5月前完成竣工验收审计和路产的交付。G307吴堡至绥德改建工程建设管理处2022年2月12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