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勘查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全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测预警、群防群治、工程治理、应急救援技术支撑等工作;开展全市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储量和矿业权监测等技术性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开发区明珠大道天源路63号 | |
法定代表人 | 白海军 | |
开办资金 | 315.9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33万元 | 18.8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勘查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政治理论学习及党建工作(一)加强学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按照市局的学习安排,我中心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年度学习计划,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等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活动,狠抓意识形态工作,严格遵守学习制度,全年组织集中学习49次。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组织领导上党课4次,召开支部党员大会7次,支委会11次。(二)坚持不懈抓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学习市纪委、市委组织部下发的《党员干部纪律教育学习读本》、观看警示教育纪录片等,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发挥反面典型案例的警示效果。党风廉政教育做到经常抓抓经常,全年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部署及重大节日廉政警示教育会13次。(三)扎实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深入贯彻落实防灾减灾工作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市委、市局关于干部作风整顿的重要意义,坚持把抓好整改落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把作风整顿的成果体现到实际工作当中。自活动开展以来,我中心积极召开动员会,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确立了工作目标,紧扣时间点,认真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坚持从领导干部抓起,坚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着力解决干部不知责、不履责、不尽责、不担责和任性用权的问题,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改进作风、补齐短板,全面提升中心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坚持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理念,毫不松懈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四)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和“一岗双责”制度。继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有关规定,针对中心担负配合市局做好全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作的特点,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我们把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廉政方面问题作为经常性教育抓经常,注重抓早抓小的教育预防功能,在早防范、早提醒、早纠正上下功夫,从源头上杜绝发生吃、拿、卡、要现象。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从严治党意识、廉洁从政意识和艰苦奋斗意识,有效地防范了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教育党员干部自觉净化“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不该交往的人不交,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五)积极开展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积极贯彻落实“评星定级追赶超越”和“双考评双报到”等活动,努力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基层党组织。一是组织并邀请长安路社党员干部前往佳县开展“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党史教育主题活动;二是疫情期间积极协助长安路社区完成的社区防疫以及“万名党员进社区”活动等工作,三是中心党支部慰问贫困户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四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增强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4月中旬中心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六)扎实开展党史学习主题教育,确保教育走深走实。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对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扎实开展党史学习主题教育,确保教育走深走实。一是思想重视、周密部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防治勘查中心结合自身实际,迅速研究制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及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教育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二是围绕党史,积极学习。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学习“四史”等相关知识。截止目前中心共组织党史集中学习33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3次。三是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学习教育,党员干部走进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参观学习了“西迁精神”;四是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清涧县域内建立50个普适型监测预警点,设备上线投入监测预警运行后,极大保障了汛期人民生命财产不受到威胁;结合“双考评双报到”工作,针对长安路社区穗苑小区属老旧小区,小区门口进出由于道路狭窄,弯道过多,进出视线不开阔,极易发生交通安全问题,经和社区商议,结合小区实际,安装3个道路转弯广角镜,广角镜安装后,极大降低了小区人员进出小区交通安全问题的发生。二、取得主要效益一是地质灾害综防体系建设项目,通过加大督促检查指导力度,采取“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的等措施,截止11月底,2018、2019年度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全部实施完成,达到“双清零”要求;2020、2021年度全市共144个项目已全部启动实施,其中已完成项目54个,完成率37.5%,整体进度约55%(2020年项目67%、2021年项目39%),其余未完成的项目预计明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二是组织编制《榆林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计划于12月底前发布实施。三是组织编制完成了《榆林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四是根据机构改革后的职能等,重新修订了《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突发地质灾害技术支持应急预案》。五是省厅下达我市清涧县地质灾害灾后重建项目27个,7月底前已全部竣工,目前县局已送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六是今年市局和中心共安排了4次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举办了5次地质灾害防治集中宣传,3次集中培训(培训市、县、乡各级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人员240余人)。七是中心承担了市级地质灾害应急值守值班工作,今年共接到9起地质灾害灾险情及其它相关灾情,由中心组织平战结合技术支撑队伍和专家赴府谷、神木、清涧、绥德、佳县、子洲进行了9次应急调查。八是指导和督促各县市区完成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9900次、巡查6565次,完成应急演练1136场次、33133人次,完成宣传培训460场次、173206人次,发放宣传材料30万余份;落实了汛期24小时值守值班和应急备勤等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对新的理论和政策的学习不够扎实深入;二是部分县区在组织实施项目时,因业务水平、技术力量、人员变动等原因,项目管理滞后,项目周期长,部分验收的项目整改不到位,进度慢;三是主体责任还未压实,县区配套资金都落实不到位,项目推进较缓慢,资金执行率较低、项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四是由于受冬季时间太长、本地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太少、招投标程序复杂、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及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致使项目实施进度缓慢。整改措施多参加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管理。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创新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业务知识的更新和学习。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五、下一步工作计划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全力推进2020、2021年度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其中工程类项目赶春季解冻前全部完成施工招标,汛前完成主体工程;非工程类项目于3月底前完成野外工作,6月底前完成全部工作。(二)根据省厅下达的项目和绩效目标,配合市局编制《榆林市2022年度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并协助做好立项批复、资金下达、勘查设计审查等工作。(三)编制《榆林市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地质灾害日常防治工作和应急技术支撑工作。(五)对5年来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并指导各县市区做好项目资料的整理归档等工作。(六)积极争取中省资金支持我市下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