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木王国有林场(镇安县鹰嘴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镇安县木王国有林场(镇安县鹰嘴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发布时间: 2022-03-02 17:32
单位名称 镇安县木王国有林场(镇安县鹰嘴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和培育国有森林资源,发展林业产业。开展辖区内国有森林资源管护,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森林抚育,生态公益林建设;造林工程,种苗基地建设和鹰嘴石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木王镇桂林村七组
法定代表人 郑自君
开办资金 21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安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9.63万元 319.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15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森林资源有效保护。2021年度,我场针对林区各类项目建设和周边镇村发展的新形势,抓住重点、扎实工作,辖区森林资源实现了“五无”管理目标。一是不断完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管护工作水平。我场所辖林区面积较大,周边社区情况复杂,严把进入林区的入口关,在茨沟、文家、栗扎三个入山登记站安装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森林防火语音播报系统3套,对过往行人、车辆进入辖区内进行了提醒作用,从源头上杜绝一切毁坏森林资源和火灾隐患发生。二是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资源保护管理网络体系。层层签订责任合同,层层夯实管护责任,通过林场、管护站、护林员三级森林防火责任制度,将森林防火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人,包片负责,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三是狠抓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全年共安排森林防火宣传车210余次,刷写防火标语620余条,在人口密集区悬挂防火横幅6条,制作防火宣传牌8块,发放防火入户通知书800余份。全场共组建了五处森林防火工作小组,组建了22人的专业森林资源管护队伍和34人的半专业森林扑火突击队,同时加强林场与村组社区联防机制,与村组协调组建村组扑火联防突击队7支336人。防火期内在场森林防火指挥所领导下对半专业化扑火队伍进行一次防火知识培训和扑火实战演练,取得了良好效果。资源管护和森林防火工作真正做到了“宣传教育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组织机构到村到组,责任落实到户到人”,所辖森林资源在有效保护中安全增长,全年无毁林案件和森林火灾火险发生。(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成效显著。近年来,松材线虫病在我县危害严重,按照县政府和县局统一要求,为了确保我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全面完成,场部成立了以场长为所长,分管副场长为副所长,相关办公室和场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松材线虫病防控指挥所,全面负责林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一是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搞好疫木的采伐焚毁,全场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共计用时28天,砍伐疫木4595株,并对疫木全面砍伐、清理、烧毁,质量综合评定合格。二是积极完成松褐天牛诱捕器的布置工作,全场共安装诱捕器150个,诱捕松褐天牛3100余只,减少了天牛危害。三是县森防站对林场公园内重点区域的松材线虫病疫区进行飞机喷药防治,大大降低了我场松材线虫病发病率。通过多种防治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保护了松林资源安全。(三)打击破坏秦岭野生动物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工作主要是抓好源头的治理,我场在各管护站主要路口设立观察点,组织林场专职护林员巡山护林,坚持每天巡山,一月不低于22天。负责对管护区域内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管护和群众及流动车辆进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负责对餐饮门店张贴《禁止非法生产经营加工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告知书》及宣传彩页,签订不擅自生产经营加工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承诺书。通过严格的保护措施,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始终持高压态势,辖区无破坏、运输野生动物现象发生。(四)保护区工作正常开展,日常管理有序。今年以来,我场不断加强鹰嘴石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在野生动物迁徙洄游通道安装野外红外相机6台,共计安装32台。红外相机在辖区内多次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影像,同时,还拍摄到了林麝、羚牛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和省级重点保护动物20余种,这充分说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生动物不断在保护区安家和繁衍生息,为更好的进行野生动物保护和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五)林业工程项目建设全面完成。一是2021年上级下达我场森林抚育项目任务8000亩,我场精心组织实施,于12月中旬已完成作业任务并通过县局检查验收;二是完成了G345国道林场段植被恢复项目,已通过检查验收合格;三是完成了2021年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40万元,已完成施工,并通过相关部门检查验收。(六)种苗培育目标全面完成。2021年我场对天保苗圃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单独核算,经苗圃全体职工共同努力,全年完成育苗42亩;生产、管理各类苗木62万株,销售各类苗木28万株。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一是通过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物专项行动等一系列的保护措施,确保了全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林区秩序稳定,森林资源实现了“五无”管理目标。二是林业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全年完成森林抚育8000亩;G345国道植被恢复。以上各项工程,均得到上级单位和主管部门的验收和好评。三是2021年度积极争取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林场职工宿办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为林场事业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四是种苗培育目标全面完成,为全场乃至全县的绿化工程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经济效益:森林资源得到有效地保护,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水平,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业产业,从而有力促进林场可持续发展。四、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由于林场管护面积较大,交通不便,辖区内森林防火宣传存在死角死面,不够彻底。二是林场辖区处于交通不便的山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没有大量的资金建设和维护基础设施,严重影响了林场的正常生产和长远发展。三是林场现有在职职工整体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偏低,又在改革过度时期人员采取“只出不进,逐年化解”的办法,导致年龄大的干不动、新的人才进不来尴尬局面,适应不了林场新的发展趋势。整改措施。针对单位情况,特制订以下措施:一是不断加强单位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单位管理制度,加强单位内部管理,使全场干部职工思想稳定,单位内部团结,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二是积极争取县级财政、发改等部门将国有林场林区内防火道路、饮水、通讯、管护站用房等基层保障设施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进一步改善基层职工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条件。三是建议上级人事主管部门出台新的人事政策,尽快完成人员新老交替,不足的技术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合理使用人才,科学发展人才,解决人才断层问题。六、下一步工作计划。1.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确保全场37.2075万亩森林资源安全,努力实现全场森林资源“五无”管理目标。2.积极争取更多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增强林场发展活力,逐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和工作条件。3.巩固好林场改革成果,不断推进林场各项工作,确保林场秩序稳定,人心安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