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渭南市>
渭南高新区劳动服务中心
渭南高新区劳动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28 15:37
单位名称
渭南高新区劳动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城乡就业服务、小额担保贷款、残疾人日常管理、公益性岗位管理、职业培训及职业中介指导。
住所
渭南市高新区东风大街西段12号
法定代表人
王刘军
开办资金
46.5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9.61万元
127.36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就业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用工招聘活动,一方面利用微信公众号、政府官网等方式广泛发布用工信息,另一方面6月4日在万达广场召开大型“稳岗就业”线下招聘会,提供各类就业岗位280余个,其中130余名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愿,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难的问题;积极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目前全区已开发公益性岗位163人;做好区内灵活就业人员的档案托管及退休手续的办理工作;做好区内职业培训学校、人力资源机构的日常管理及年检工作;积极落实就业困难人员扶持政策,为区内符合享受“4050”政策人员发放了81229.92元的社保补贴资金,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99人,发放生活补贴30.12万元;为充分发挥区级孵化基地职能,我中心加大监管与指导,强化创业服务团队,对我区两家孵化基地开展复核复评工作;扎实做好重点群体的技能培训工作,全年开展技能培训9期共计610人次,开展SYB创业培训2期共计59人次,全面提升了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重点抓好企业技能提升培训,区内5家企业对530名在职职工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技能提升培训;全力做好我区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04万元,扶持创业人数49人,带动就业人数169人。残联工作持续做好第三代残疾人证(智能化)换发工作;积极协调民政做好残疾人生活补贴及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发放工作;积极开展春节、助残日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活动;做好残疾人机动轮椅燃油补贴发放工作,保障残疾人出行权益;做好残疾人临时救助工作;配合地税部门做好残疾人就业年审及保障金征缴工作;做好残疾人技能培训工作;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招聘洽谈会活动;扎实有效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做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二、取得社会效益情况就业工作:高新区城镇新增就业1394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400人的99.5%;帮助指导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22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00人的107.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保持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任务;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1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0人的101%;技能培训126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200人的105.25%。其中各类重点群体培训73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700人的104.9%;贫困劳动力人员培训72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0人的144%;企业在岗职工培训530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00人的106%。残联工作:为民政部门提供区内1-3级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名单;全年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80余户;为区内符合条件的12名残疾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组织50名残疾人参加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免费为2名截肢者安装了假肢,为24名听力残疾人配发助听器,为45名残疾人配发辅助器具70余件,为区内18名儿童提供康复救助资金24.2万元,为区内45周岁以上持证残疾人验配老花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仍旧突出。就业创业服务、宣传不到位。致使广大创业者对扶持创业的具体政策和把度不够握。省级残疾人事业补助资金项目及区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返还尚未落实,使我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项工作开展相对滞后。整改措施:1.继续加大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加大培训力度,切实使就业困难人员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2.大力宣传创业担保贷款等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创业先进典型,大力营造“鼓励创业、崇尚创业,支持创业,投身创业”的浓厚氛围,为推进全民创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3.积极协调区级财政部门,确保省级残疾人事业补助资金及残疾人保障金返还资金落实到位,加快推进我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项目。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大与企业的协调力度,协助企业及时做好招聘工作,尽可能多的安排区内劳动人员就近工作。2.进一步规范培训机构管理,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培训质量建立进入退出机制,引导各培训机构规范发展。3.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落实省市残疾人事业发展项目资金,做好为残疾人免费配发辅助器具、装配假肢、验配助听器、残疾人扶贫等惠民政策落实工作,努力做到残有所助,弱有所扶。4.畅通反映渠道,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以维护残疾人权益为重点,开展残疾人信访积案的化解工作,妥善处理残疾人来信来访,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