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洋县> 洋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洋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23 17:16
单位名称 洋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县域电商平台专业人才,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普及电商知识和电商应用技术;开展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市场发展趋势调查,做好信息咨询等服务;开展电子商务先进技术和创新方式的推广和交流,宣传推广优秀品牌。
住所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洋州街道办事处和平路3号
法定代表人 张剑峰
开办资金 2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洋县经济贸易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81万元 7.1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2次:2月23日办理(法人)变更登记,法人由杨阳变更为张鹏;12月8日办理(法人)变更登记,法人由张鹏变更为张剑峰。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圆满收官投入项目资金584万元,用于洋县黑米自动化升级改造、洋县电商农产品快递物流补贴、镇村电商服务站点调研提升、洋县电商服务驿站及物流快递提升建设、洋县乡村振兴基地建设六个方面后续工作,截止11月底,全面完成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所有建设任务。(二)大力推介洋县网销农特产品组织纯粹电商、周大黑电商、乐康农业、康原农业、大咸德和洋县酒厂等企业赴汉中、榆林、上海、西安等地参加汉中市第三届O2O国际汽车暨特色产品博览会、第五届丝博会、第四届进博会、全省网销产品对接会等,宣传推介我县有机黑米、五彩米、红薯粉条、土蜂蜜及陕西老字号等网销农特产品,提升了“朱鹮之乡·生态洋县”和洋县电商品牌的知名度,拓宽了洋县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组织全县15个电商企业参加首届朱鹮文化节,展示我县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和电商扶贫成果。(三)探索建设乡村振兴基地为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相关镇村电商环境、生态环境、区位人才、产业发展特点和优势等,建设石羊村、毛垭村、何家村等近10个生鲜种植基地,签订种销合同,发展白菜100亩、塌菜100亩、荷兰豆50亩、板栗南瓜200亩、豇豆100亩、水果玉米300亩、糯玉米100亩、阳荷姜50亩,一方面通过雇佣当地脱贫户快递打包增加务工收入,一方面带动脱贫户增加生鲜种植收入。持续推进电商帮扶充分发挥优质镇村电商服务站点的示范效应和带贫功能,签订代销协议,加大农产品网销力度,截止12月底,通过京东、苏宁、淘宝和拼多多等购物平台网售脱贫户薯类、白菜、南瓜、猕猴桃、蜂蜜、中药材和时令生鲜等农特产品近800万元。(五)积极推进消费帮扶为全面贯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根据洋县乡村振兴局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全县脱贫示范镇村消费帮扶政策支持工作方案》,加强预算单位食堂食材、工会采购与脱贫镇村农副产品供给有效对接,培育壮大脱贫示范镇村特色产业,推动农副产品多渠道销售,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支撑。加强“三专”建设,在新华盛超市、蔚蓝超市等设立了消费扶贫专柜;与县扶贫办对接,加快认定扶贫产品步伐,丰富农特产品上架品类;印发《消费帮扶采购活动的通知》,鼓励各镇办、帮扶单位和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通过832平台采购洋县农特产品、到帮扶村开展以购代帮,截止12月底,5个专馆总销售额1600余万元,1个专区销售额200余万元,线下以购代帮30余场次20万余元,有效增加了脱贫户家庭收入。多渠道拓展销售渠道。一是开设特色农副产品线上店铺。组织电商企业、个体电商从业者在天猫、淘宝、京东、苏宁、微店和拼多多等知名平台开设店铺,销售脱贫示范镇村农副产品。二是探索建设乡村振兴基地。根据脱贫示范镇村地域特点和产业发展优势,鼓励支持农业企业、电商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建设乡村振兴基地,发展特色订单农业,签订种植合同,提供籽种、化肥和技术服务等,定期回购农特产品,帮助脱贫群众增加收入。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截止12月底,全县参与电商创业的经营主体400余个,实现网络零售额6.33亿元,居全市第四位,其中实物型零售额1.9亿元,居全市第四位,服务型零售额4.43亿元,居全市第三位;县域电商企业、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和个体电商从业者线上销售中药材、米类、菌类、蜂蜜及生鲜等农特产品近1.2亿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1)县级电商中心未能如期搬迁。(2)农村缺乏电商人才。2.改进措施(1)争取早日实现县级电商中心整体搬迁,发挥集聚集群效应。(2)加强电商人才培养,提升镇村电商服务站点服务能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完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整体搬迁,招募电商企业、个体电商入驻,提升洋县电商整体水平。3.挖掘、培养本地电商人才,鼓励返乡人员积极创业。4.发挥优质镇村电商站点示范效应,实现农村电商站点提质增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