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千阳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市容环境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县城建筑工程管理、城市绿化管理、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县城环境卫生管理、县城工商管理、县城公共交通管理。 | |
住所 | 千阳县城东大街5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峰 | |
开办资金 | 3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千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6.26万元 | 36.2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千阳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3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0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履行城市管理执法职能,加强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认真总结经验,全面提升文明执法水平,深入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城市市容面貌,圆满完成城管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执行单位章程情况我们以“融入关天副中心,打造宝鸡后花园”为主题,我们立足城管执法工作职能,充分调动每位队员工作积极性,扎实认真地开展了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使县城市容市貌发生了新变化,较好地执行了单位章程。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严守疫情防控,坚守平安千阳按照局里安排,狠抓本单位及包抓楼栋的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做到疫情防控常态化。1.深入楼栋,开展疫情防控排查工作。组织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深入千河雅居小区7号、12号楼,逐门逐户走访,登记返乡人员及发热人员信息,建立重点人员跟踪台账,及时上报信息。2.完善社区疫情防控机制。严格控制人员出入,实时跟踪外出务工人员动态,督促接种新冠疫苗,建立家庭随访台账,防止疫情发生。组织人员轮班值守在小区门口做好登记排查工作,坚持测量体温,每日汇报防控信息。3.坚持夜市、水果市场等人口聚集密集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的隐患排查,我们迅速组织人员对街道商贩逐户通知,劝离撤摊,防止人群扎堆,安排人员轮班值守街道,实施劝阻、监控、疏散赶集人群。(二)强化队伍建设,转变工作作风1.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高服务意识。一是积极参与市县组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其中我单位代表千阳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在市执法局组织的党史知识暨城管业务知识竞赛中荣获二等奖。二是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县城投放松果电动车600余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2.组织职工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提升执法水平。一是坚持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城市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城市管理优秀案例,提高队员业务能力。二是深入学习县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城管实际,谋划明年工作布局,为全县“一城三区四基地”建设贡献力量。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升自律能力。一是坚决执行“两个责任”贯通联动相关制度,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中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建设活动,做到财务公开,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监督,使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增强自律意识。全体干部职工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按照廉政准则对照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接受监督,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三)认真履行城管职能,推进城市管理工作稳步前进1.市容市貌治理方面。加大街道“牛皮癣”清除力度,共清除“牛皮癣”及非法野广告数次共1200余条;禁止沿街散发传单广告,没收传单广告700余份;加大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查处力度,为了杜绝“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联合创卫办、工商局等部门,宣传和教育“白色污染”的危害,在街道巡查期间对沿街广告牌的规范设臵,取缔破损、模糊等违规广告牌匾20余块,下发违规广告牌整改通知书30份,对沿街新建门面房下发规范门头广告通知书40份,乱挂横幅70余条,清理整治乱挂衣物、乱摆拖布60余次,有效改善了街景观瞻。2.环保综合治理方面。根据铁腕治霾工作要求,对施工工地按照“六个百分百”标准进行集中检查6次,查处乱倒垃圾车4辆、查处违规拉运砂石料造成抛洒路面建筑车3辆、罚款800元;开展油烟净化器专项检查12次,对不符合环保规定及未定期清洗的发放整改通知书30余份。3.经营秩序整治方面。加强对城内各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违规现象的集中整治,成立了专项整治行动小组,对占道经营的各类摊点进行教育纠正,引导各流动摊主到指定位置进行交易。对不听劝阻仍乱摆乱卖的,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了集中处罚。加大对十字街早市卖蔬菜的小商贩治理和疏导工作,全体职工分组轮流值班,坚持每天早晨7:00出勤,疏导广大摊主到指定地方进行交易,纠正早市违章行为,改善道路交通状况。(四)数字城管、数字城市1.今年共处理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派发的城市管理案件1258起,结案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数字化城管平台对城市管理工作起到了查漏补缺、拓展视野的积极作用,可以对我县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的意见。2.数字城管平台的发展仍有不足之处,需要向发达地区学习,进一步提高数字化城管智能程度,解放人力,提高效率。(五)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和谐新生活1.出动执法宣传车,不定期的在县城各主次街道循环播放《城乡清洁行动倡议书》《陕西省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等内容,加大环境保护和美化街道宣传力度,加深市民对我县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和处罚条例的认识,增强和提升市民群众共同爱护市容环境的意识和素质,为营造和谐宽松的城管执法环境奠定基础。2.在县域内主要景点及路段发放禁止乱停乱放电瓶车、摩托车温馨提示卡500余份,划定停车位80多处,有效避免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三、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维持市容,彰显文明县城风貌。全年开展集中整治20次,整治出店经营1328处,清理便民摊群点外流动摊贩2280个,清理野广告1650处。2.建立健全犬只管理,抓捕城区流浪犬集中收容。全年共抓捕流浪狗5次,共计230余只,送往宝鸡市犬只收容留检场所收养。3.处理并回复12345热线投诉问题23起,电话投诉36起,市民满意度达到百分之百。4.铁腕治霾期间开展了突击检查,暂扣炭火烧烤炉9个。对县城范围内的渣土车运输实行备案制,备案登记6起。5.各媒体投稿6篇,加大宣传我县市容市貌及城市发展水平,提升城管形象。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步工作打算(一)存在的问题:1.执法“三项制度”落实应当继续加强,日常管理中应时刻佩戴执法记录仪,执法过程全纪录虽能切实执行,但录像仍存在不及时的情况。2.城市市容秩序混乱现象易反弹,尚未探索出有效的长效机制。部分区域管理时松时紧,不能始终如一,导致商贩反复流动,市容秩序反弹时有发生。3.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在节假日加班已是常态,但缺少相关保障性文件,挫伤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4.数字城管系统人工依赖性强,缺少智能化功能,目前案件的派发、处理、上传、结案的流程不仅没有对城市管理起到减负的作用,反而增加了人力成本和工作程序。5.多部门协作机制仍需完善,特别是与交警部门联合治理车辆乱停乱放工作仍需建立长效、完善的合作共管机制。(二)下一步计划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工作水平。一是贯彻落实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方案,结合大队实际,进一步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组织城市管理专业知识竞赛等形式,有针对性的提升专业知识、技术水平;二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守服务为民初心,妥善处理与服务对象间关系。2.加强市容管理常态化,通过常态管理培养服务对象良好的经营习惯,深入群众,共建繁荣有序的县城市容环境。城市管理执法不仅是管理、执法部门,更加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想要做好管理,一定要做好沟通。做好群众与政府的沟通桥梁,让政府考虑群众的诉求,让群众理解政府的措施,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执法水平。3.向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的智慧城市管理方法,涉及智慧城管、违法停车、餐厨垃圾运输等多方面的先进工作经验。一是与数字城管开发厂商沟通,了解最新软件功能,结合我县实际评估是否可提升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式;二是调研违法停车在周边市县的管理方式,因地制宜,改善目前违法停车管理困难的现状,借助社会征信、交警平台等多渠道,探索适合我县实施的管理模式;三是加强餐厨垃圾倾倒、运输的管理,加强对门店的宣传教育,切实掌握餐厨垃圾去向,杜绝可能的利用餐厨垃圾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