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潼关县> 潼关县四知学校

潼关县四知学校

发布时间: 2022-02-17 15:15
单位名称 潼关县四知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业务范围:九年义务教育
住所 潼关县城关镇黎家庄
法定代表人 郑建迪
开办资金 794.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潼关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869.14万元 12884.78万元
网上名称 潼关县四知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17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对开办资金进行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校在县教育局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工作情况:(一)、强化队伍建设助推教师成长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各项工作良性开展的必要条件。学校主要从师德、师能、师技三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铸师德,夯实教师立教之本通过学习师德规范、举办学习专栏、开展作风整顿、观看警示教育、签订师德目标任务书、开展事迹宣讲、评选最美教师、不断强本固基,筑牢教师师德之魂。2、强师能,夯实教师立教之基一是抓好管理队伍建设。由校长负责建设站位高,格局新,工作实,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班子团队;由分管领导负责打造想干会干,谋事干事的中层队伍。二是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政教处通过队伍优化、专题培训、活动提升、政策倾斜和力量储备,建立了一支经验足,能力强、有责任的班主任队伍及班主任后备梯队。三是抓好教师育人队伍建设。通过导师全员育人机制和大思政课模式,人人参与德育工作,实现教学与德育的融合。3、提师技,夯实教师立教之根强化常规管理(教学常规、听评课)、研修培训(一体机运用、继续教育,课题研究)、课型研磨(名师示范课、党员先行课、新秀汇报课、单元复习课)、校本研修(双减专)、教学教研活动(四研一谈、三字一话、各类赛教)、“三级四类”体系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二)、全面落实“双减”,狠抓教学质量1、多维聚力“双减”新政策。一是课程维度,开设社团选修30余个,形成四知学校独特的课程谱系。二是课堂维度,形成了“234”课堂模式和“5+1”课堂模式。三是教师维度,开展了新教师跟岗培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青蓝工程,“名师+”活动。四是学生维度,培优扶困、特殊帮扶、全员育人、心理疏导。五是家长维度,家长会、推送家校大课堂、教师大家访等形式。六是作业维度,分类分层定时定量布置作业,开展作业优化设计课题研究,形成作业减量提质的有效途径。2、狠抓教学质量生命线。一是强化常规管理,确保教学实效(巡课、常规检查、日清周练、质量分析)。二是依托控辍保学,落实分类帮扶(落实控辍保学政策,开展留守、单亲等学生帮扶,召开学困生激励会)。三是狠抓毕业教学,力争再创新高(培优扶困、中考研讨、誓师会、壮行会、家长会),学校2021年初考、中考取得历史最好水平。(三)、坚持立陈出新促升德育水平1、紧扣常规,塑造美好人格。一是立足常规班会(围绕“以诚修德”“以诚明志”“以诚笃学”“以诚固源”月中心,创设主题班会20多个。书写心得100多篇,发言稿80多篇,促进学生成长)。二是立足主题教育(“三爱三节”“日行一善”“孟晚舟爱国教育”,助力学生成长)。三是立足主题升旗(红色节目展演,国旗下演讲,国旗下宣誓等形式,引领学生成长)。四是立足榜样育人(评选“讲文明好少年、爱护环境好少年、孝老爱亲好少年”18名,树立学习典型,带动学生成长)。2、同频共振,构筑共育平台。加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建设,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工作合力。召开家长会4次,家校大讲堂每周推送一次,助力学生教育。3、异中求彩,缔造德育特色。一是道德讲堂。召开“孝老敬亲”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等道德讲堂,使学生震撼心灵,提升道德。二是综合实践。抓住重要节日,通过送一份祝福,学一种手艺,绘一副习俗画,捡一片垃圾,守一抹绿色,帮一位老人等方式,让学生传承中华美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四)落实乡村振兴巩固扶贫效果。成立学校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防范返贫监测体系,完善各类特殊学生的控辍保学台账。落实“学生资助”发放工作,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十个一”活动;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年发放资助金20余万,惠及学生391人次。加强“残疾学生”关爱工作,对学区内白紫瑞、白馨瑞残疾双胞胎坚持上门送教,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开展校内帮扶,爱心捐赠、节日慰问。(五)利用宣传平台扩大教育宣传制订《宣传工作奖励制度》,由校委会成员姚飞专人负责宣传工作,一年来,省级教育平台发表24篇,渭南市教育平台发表28篇,潼关教育平台发表38篇,四知微信平台发表宣传稿件239篇,发布消息类137篇,经验类43篇,视频类32个,开设“四知微视”,总点击量超过30万次。(六)、筑牢安全屏障营造平安校园全面实施“13341”安全管理模式,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二是健全制度预案,加大考核权重。三是利用集会、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防疫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防校园欺凌”等安全教育。四是加强处室值班力度,设立“护学岗”(校领导带队,中层、党员志愿者、家长代表参加),保障学生放学返校安全。五是与县检察院、四知派出所联系,组织开展防未成年人犯罪,防校园暴力欺凌等道德法制教育。六是把疫情防控工作纳入一日常规工作。实现2021全年安全零事故!(七)、强化后勤保障服务学校工作一是强化后勤管理,提升优质服务意识。二是修整学校路面,消除安全隐患。三是维修服务及时,保障师生学习生活。四是加强餐厅管理,改善师生饮食质量。五是修剪花草树木,美化学校环境。六是修缮取暖设备,保证供暖质量。七是加强物资供应,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八是修建彩钢车棚,规划车辆管理。九是配合疫情防控,落实消毒消杀。十是举办集体生日,增强教师凝聚力。十一是完成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八)构建党建格局引领高效发展学校党支部积极构建党建大格局,促进党建质量新提升。一是抓好常规强党建。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完善党员评价机制,建立党员示范岗、护学岗、党员支援服务队。二是抓实党史学习铸忠诚。通过六红教育、“大思政”课程、红色媒体宣传,有力的宣传了党史爱国知识,我校的秦少腾同学代表潼关县参加渭南市“小小讲解员”大赛荣获一等奖;三是打造“三好品牌”,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表彰四知“好老师”“好学生”“优秀党员”26人;发展新党员1名,发展培养目标1人。四是推行“书记项目”,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扩大影响。五是发挥示范标杆,承办全县党建工作推进会,并现场观摩,交流经验。(九)、优化管理模式促进机制运行1、创新学校双线交互管理模式。一是校委会、处室、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纵向结构的明线管理;二是包级领导、年级组横向竞争的暗线管理。两条线交互共存,相互合作,尽可能减少管理中间环节,形成高效快捷的管理效能。2、优化学校教师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学校完善教师综合考核方案,将教师师德修养、安全管理、教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工作量、班主任工作等统一纳入教师综合考核范畴。与教师签订各类目标责任书,按照县教科局质量考核思路,制定四知学校奖惩新方案,明标向,树依据。3、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一是转变中层管理观念,改变处室职能和运行模式;二是简政放权,切实发挥副职领导、中层干部的积极能动作用。(三)、推进三名工程,实现合作共赢“名校+”教育联合体制定了各类规章和三年工作规划,开展了地生学考复课研讨、于战平思政团队“大思政”课程教学指导、毕业团队骨干中考备考经验分享、课后服务及教学质量提升交流研讨会,有效促进县域初中教育的发展。“名校长+”工作室制定了工作室规章制度、三年建设规划、近期工作计划、学校管理交流研讨、校长论坛等,对学校管理和校长成长起到良好促进作用。“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作文课、名著导读和阅读课课例研讨、中考试题研讨、教材教法研讨,提升了县域初中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完成12个校级名师工作室创建,实现了全员参与。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共开展教师作风整顿3次,表彰市县优秀教师10名,四知最美教师8名,优秀党员8名,90余人获县级及以上荣誉,参与帮扶交流教师10余人,送课20节次,各级各类培训教师800多人次,贺娟获得省级教学能手称号,任斌获省级教学新秀称号,杨雪慧等4名教师获县级教能,新秀。学校先后取得荣誉16项,国家级1个,市级3个,县级12个。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面对素质教育落实不力。2、学生习惯不好。3、教育质量不理想等问题。整改措施: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让素质教育之花绽放校园。2、注重学生长远发展,让良好习惯伴随孩子一生。3、狠抓教育质量提升,让秦东名校愿望早日实现。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探索四知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贯彻国家教育政策,抓好“五育并举”,落实双减文件,研讨减量提质,建立师生科学评价体系。2、加快“三名”工程建设。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学校均衡高速发展,实现校长的专业化成长,培养更多名师梯队。3、推进四知学校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引领师生前进的精神导向,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表现,更是一所学校成为名校的基石。2022年,学校将深化致诚文化理念,促进学校内涵发展。4、加强家校共建,形成教育合力。借助国家《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建设好家长学校,开展好家庭教育大讲堂,转变家长教育理念,强化家庭教育职责,实现家校协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