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神木市天然林保护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管理工作。全市陆生野生动植物、湿地等方面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保护与建设。野生动物保护、疫源疫病监测防治、以及人工驯养繁育场所检查等业务。臭柏资源自然保护区及国有林地的管理。全市城区外古树名木的普查和保护工作。 | |
住所 | 神木市麟州街道东兴街林业科技大楼十二楼12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屈宝林 | |
开办资金 | 140.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神木市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8.87万元 | 126.65万元 | |
网上名称 | 神木市天然林保护站.公益 | 从业人数 5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单位名称由神木市天然林保护站(神木市臭柏资源自然保护站)变更为神木市天然林保护站;宗旨和业务范围由管理天然林保护工程,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全市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及天然林的保护恢复和建设工作变更为全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管理工作。全市陆生野生动植物、湿地等方面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保护与建设。野生动物保护、疫源疫病监测防治、以及人工驯养繁育场所检查等业务。臭柏资源自然保护区及国有林地的管理。全市城区外古树名木的普查和保护工作;开办资金由101.4万元变更为140.5万元,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加强天然林资源管理保护。一是加强护林员管理。加强护林员日常管理、培训和考核工作,重点做好森林防火、封山禁牧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在林地管护中充分发挥了护林员的作用,切实加强了天然林保护管理。全年组织护林员集中培训100人次。二是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工作。认真开展马场梁卧虎寨、臭柏资源保护区等责任林区的管护工作,在春节、清明等重要节日,采取巡查、蹲点设卡检查等办法,加强重点臭柏林区、天然林区森林防火工作,全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三是是认真开展公益林补偿资金兑付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公益林补偿资金兑付方案,全面完成了2021年全市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到户的核查工作,补发了2020年国家级公益林补偿资金111.49万元,兑付2021年的补偿资金1982.305万元。四是认真搞好臭柏林区管护工作。2021年6月督促中石化完成了《大牛地气田臭柏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气气井及站场有序退出方案》,今年按照方案中石化已完成了6口气井的封井;对林区内偷盗沙的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了有效措施,在林区内增加了2处限宽墩和3块警示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对天然林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切实保护了森林资源的安全,提升了护林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得天然林资源发挥了应有的生态效益。及时完成各项资金兑付工作。一是及时发放天保工程森管费、社会保险补助。今年共发放国有森林管护费476.8万元;补发2020年天保工程社保资金63.69万元;发放2021年天保工程社保资金174.78万元。二是及时完成神木市国家级公益林优化工作。全市国家级公益林整合优化后总面积116.2万亩,其中权属为集体的62.8万亩,权属为国有的53.4万亩。目前已经将全市国家级公益林优化成果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三是认真开展退耕还林转公益林工作。根据榆林市下达我市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第一轮退耕还林实施情况,我站正在组织开展落实到户工作。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完成各项资金兑付工作,既宣传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又提升了林区群众的收入,特别是增加了困难群众的生活来源。加强野生动植物、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一是积极宣传野生动植物、湿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在杏花滩公园设立电子屏对保护野生动物法律知识及打击违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进行宣传。在人民广场举行了“爱鸟周”活动,并发放宣传抽纸5000盒、水杯500个,毛巾500条、纸杯10000个。杏花滩公益宣传LED电子屏播放宣传教育短片。二是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救助工作。我站共接到群众提供野生动物受伤线索20起,救助猫头鹰12只、白天鹅2只、戴胜1只、啄木鸟1只、棕头鸥1只、丘鹬1只、红隼2只。三是扎实开展鸟类疫情处置工作。今年,我市红碱淖发生了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我站组织专人进行巡查处置,严格落实封锁、消毒、无害化处理等防控措施,经组织专家组评估,2021年7月20日全面解除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封锁。四是全面加强人工繁育林麝管理。对我市林麝人工养殖基地进行摸底调查。经调查全市人工养殖林麝685只,其中新生林麝幼崽52只。四是积极筹备栏杆堡镇訾大庄村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建设工作。目前,救助中心主体已建设完成。五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安排巡查200余人次,出动50余车次,全面加强野生动物日常巡查检查。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开展野生动植物、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我是的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切实发挥了生态效益。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和野生动物救助工作,提升了群众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资源的意识,有效预防了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资源案件的发生。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做好生态护林员和管护员的续聘工作。对符合条件的生态护林员、封山禁牧森林防火管护员继续聘用,对不符合条件的封山禁牧森林防火管护员、生态护林员及时解聘,并做到工资按月发放。二是认真开展互帮互促工作。高家堡镇兴庄村是我站结对帮扶对象。今年,我站已进村走访2次,为兴庄村爱心超市捐赠了纸杯、抽纸、毛巾、保温杯等日用品,走访慰问了高云飞、高来才等5户依靠自己努力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户并为他们打扫了院落、协助收秋收,给他们送去了米面、月饼等慰问品。三是圆满完成扶贫慈善一日捐活动。我站普通干部每人捐款100元、领导干部每人捐款200元、协管员每人捐款50元,共计捐款4550元,捐款资金主要用于节日看望贫困户。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生态护林员和管护员的续聘增加了贫困户的经济收入壮大了护林队伍,对于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有很大的意义。开展互帮互助工作切实拉进了党群干群关系,使困难群众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为进一步做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我站工作人员按照省市要求对急需保护的高家堡镇团团沟村、马镇镇西津寺、迎宾路街道柏林村、永兴街道泥河村古树开展保护。同时我站制作并发放了古树名木宣传单15000张、宣传册3000本、宣传纸杯5000个。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古树名木是历史文化的瑰宝,通过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增加了周边群众的劳务收入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提升了群众对于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认知,使社会大众对于古树名木的保护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积极完成林业局安排的其他工作。今年根据林业局安排我站负责2021年矿区生态治理工程及臭柏基地建设项目,我站23名业务干部参加了工程项目。其中:17名干部配合2021年矿区生态治理工程建设,栽植各类苗木共计210万余株;5名干部参加了臭柏基地建设项目,栽植臭柏2万亩450万株;1名干部参加了林草监测和荒漠化监测工作;1名干部配合完成了神木市东山森林公园防火通道建设工程。12名干部参加了林业局2021年工程造林复验工作。4名科级领导、8名干部职工认真开展联系镇街工作,开展了神木市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和森林督查工作,按照包镇街的方式,分别包大保当镇、孙家岔镇、滨河新区街道办、店塔镇。参与施工或包镇街的干部职工能够认真尽责,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此外,我站共计参与调解林权纠纷案件1起,即万镇镇万镇小组与李家峁小组1起林权纠纷。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开展营造林工作和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及森林督查工作切实保护了我市的森林资源和营造林成果,提升了我市的森林覆盖率和周边群众对林业各项政策的知晓率。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集体林管护工作成薄弱环节。通过建设管护伍队伍,提升管理能力。(二)野生动植物管理保护水平有待提高。通过开展业务知识培训,提升技术水平有。(三)单位编制总额不足,造成设置的岗位不足,严重影响单位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上级单位的安排积极争取岗位设置。三、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健全护林员队伍,合理配置管护区域;加强人员管理培训,不断提升管护水平,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管理。2、做好全市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完成优化后国家级公益林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兑付工作,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3、加强全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全面建成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开展野生动物救助保护;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做好野猪等危害防控工作,确保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4、做好湿地等资源的保护工作,按照湿地区划界限严格保护湿地。5、严格臭柏资源自然保护区及国有林地的管理保护,加强臭柏造林,强化森林防火、封山禁牧等工作。6、进一步做好全市古树名木的管理工作,加强巡查监测,强化保护措施,不断提升古树管理保护水平,确保古树健康生长。7、搞好臭柏资源保护站道路维修工作。8、做好林业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