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区委编办深化编制资源统筹调配 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时间: 2025-05-09 10:39 来源: 西安市委编办

2024年碑林区聚焦“三个年”“八个新突破”“六个碑林”重点工作,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出实招、出硬招,全面调配行政事业编制资源,破解基层管理编制困境,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以机构改革“瘦身强体”,破解基层编制供给侧困境。围绕金融、社区管理、工信等职能划转,明确凡内设机构、所属事业单位职能全部划转的,编制一律划转;职能部分划转的,按科室占编的相应比例进行调配,实现人员编制顺利划转。坚持全域统筹,保障重点,考虑区域发展需要,区分行政和事业两个层面,分类实施编制统筹调控,改革收回编制着力用于新组建部门、重点领域和全区重要工作。

以定编增编聚力赋能,夯实基层治理减负提质支撑。横向挖潜,破旧立新,制定科学定编方案。打破街道编制“一核定终身”的壁垒,统筹优化,挖潜释能,重新配置各街道编制力量。在8个街道编制总量内,确定一个基础核编数,选取常住人口、所辖社区个数、辖区面积、基本单位数四个要素,分别赋予权重后进行综合测算,实现了街道间编制配置科学精准、相对均衡。纵向下沉,赋权增效,筑牢综合执法基础。着力推动执法事项和执法力量向基层延伸和下沉,按程序将城市管理等6个领域46项执法权赋予街道。推动街道扩权赋能的同时,划转城管执法部分编制,补充街道综合执法力量,用有限的编制资源撬动无限的发展动能。

以“周转池”“备案制”招才引智,提升基层公共服务实效。充分为教育编制周转池“引流注水”,申请省级人才周转编制26名。坚持优先供给和动态调配并重,动态调整47所中小学编制,保障了111名教师进编交流,义务教育用编压力持续缓解。用好“备案制”,构筑传统中医可持续发展根基。在区属中医医院新址落成之际,采取“事业编制+人员总量控制数”的方式,保留中医医院一定的事业编制,用于稳定队伍、提升管理,新核定人员总量控制数,用于引进专业技能人才。同时严格用编进度,明确3-5年的周期,多渠道逐年补充中医药专业人才,确保专编专用、梯队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