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桐乡市委编办立足职能职责,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着力优化保障机制,盘活用好编制资源,助力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机构编制统筹作用。一是考虑到部分农村小学教学点规模小、学生少、教师配置不均问题,按照“及时规划、科学调控、合理编班”原则,统筹全市学校布局,将7所小规模学校整合并入中心小学,优化师资配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二是在市区实行集团化办学基础上,在乡镇整合设立集团化学校5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三是实行全域均衡调控班额,针对农村学校班额相差较大情况,除户籍学生外,根据学位情况,每年招生时对镇域内流动人口学生入学进行余缺调剂,让班额不足的学校逐步充实起来。
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一是根据人口出生曲线图,联合公安、不动产、教育部门,提前做好未来几年小学、初中、高中新生的入学量分析,尽早谋划下一学年各学段的师资力量补员。作为人口净流入地区,摸底研判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情况,优化调整招生政策。二是在教职工编制总量内,根据学校布局结构、城乡区域人口流动、学生规模变化等情况,实行中小学教师编制“一年一核”,动态调配各学校教职工编制。三是建立教职工高层次人才编制“周转池”,联合教育、人社部门对用编学校、用编岗位、学历专业要求等进行审核把关,确保高层次人才精准选聘到各急需岗位。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是围绕“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培育一专多能、一岗多用的复合型教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二是建立教师“县管校聘”机制,精准分析现有学科教师数及各学校余缺数,通过校内统筹、县域内统筹等措施,实现教师在学校、城乡间的有序流动,解决现有部分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三是完善中小学教职工借调管理制度,从严规范抽调借用教师行为,杜绝占用教师编制到机关任职行为,确保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专编专用。同时健全编外人员管理机制,推动编内、编外教职工同步管理。 (拟稿人:沈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