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新征程上,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聚焦“理论武装”,用好“内容支撑”,厚植“力量根基”,推动思政课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1.因时而进,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
党的理论创新过程是一个总结经验、探求未知、发现真理的过程。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不仅是对党领导思政课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新时代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思政课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在历史长河、全球风云中把握“中国之理”。
讲清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发展脉络。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思政课建设也要跟进一步。这既是党的理论创新规律对理论武装的时代要求,又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思政课建设的内在要求。作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学生的主渠道,思政课以古今之维纵览建党百余年的历史脉络,以中西之交阐释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阐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实现历史教育的价值塑造和思想引领,引导学生把握历史规律,汲取历史经验。把大历史观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讲清楚创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进程,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讲清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体系化和学理化既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又是理论武装和思政课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紧紧围绕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理论成果,其内容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讲清楚“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以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内在逻辑,引导学生更好学习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讲清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赋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新的哲学意蕴和时代内涵,“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是这一思想的精髓所在、要义所在,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同制度模式、发展道路深层较量和博弈不断深化,中国式现代化面临新的形势任务与风险挑战。立足新时代的伟大实践,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引导学生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剖析国际局势、网络热点背后的复杂成因,辨析回击西方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消解,更好把握中华民族发展大势、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和社会主义发展大势。
2.因事而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表现在多方面、呈现多样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意蕴,为讲好思政课提供了内容支撑。
以举世瞩目成就与党的坚强领导的内在关联为支撑,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思政课既要在全球坐标中解读新中国75年的艰辛探索,又要考察中国在历史演进中对世界的贡献,引导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生动素材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讲活“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梳理从“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到“小康”“全面小康”再到“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以战略规划和执行能力彰显制度优越性,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坚强政治保证,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以举世瞩目成就与中国发展道路的内在关联为支撑,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道路在中国的历史性实践中生成,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思政课要运用大历史观解读中国道路的历史选择,从大历史视野解读国际格局的演变机理,深入分析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原因在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具有独创性和科学性,以史为鉴、察往知来,引导学生明白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坚定不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以举世瞩目成就与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在关联为支撑,讲清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只有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显著成就,讲清楚中国通过一次次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逐渐形成的既符合现代化一般规律又具有独特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和实践,才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从学理层面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如何体现了对西方“单向度”文明的历史性超越、对西方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性反思、对后发国家现代化困境的历史性突破,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科学性和必然性,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也是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从而将对举世瞩目成就的情感共鸣转化为对党的创新理论真理性的价值认同。
3.因势而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思政课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确立了以文化赋能思政课建设的鲜明导向。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思政课的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国人独有的精神命脉和价值体系。中华文化独树一帜、源远流长,具有烛照古今的思想光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底线,主张“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道德理想,推崇“勤勉奉公”“诚信利他”的价值观念,为思政课提供了独特的思想资源和价值资源。讲好思政课,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文底蕴和精神滋养,从文化维度讲清楚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真正明白“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学生认识到“两个结合”让中华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历史交汇中实现了理论创新,为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提供文化认知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
以革命文化赓续思政课的文化血脉。革命文化标注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政权过程中,由小及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史的文化结晶和文化见证。革命文化是思政课的“红色底色”,内蕴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大义凛然、“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万丈豪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无畏气魄,是以红色血脉厚植信仰根基的宝贵育人资源。革命史料、革命文物、英雄故事和革命圣地是讲好红色故事的生动教材,充分挖掘蕴藏其间的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探索运用新技术打造“课堂教学+红色场馆体验+场景感受”的数字化思政课教学新模式,有利于深入阐述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革命文化汇聚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力量。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活思政课的文化活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符合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映着历史与时代的变迁,彰显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先进文化以价值先进为现实表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思政课的活力之源。新时代思政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不断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价值性内容,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课程与教学。积极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充分发挥专业精神与人文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生成的双引擎作用,通过文化传承明确价值导向,实现文化精神的坚守与创新、文化理想的践行与传播,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融通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中,阐释好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把握好思政课“内容支撑”,夯实好思政课“力量根基”,切实讲深“中国之理”,讲透“中国之路”,讲活“中国之治”,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 王海威 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