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突出重大问题、关键问题,集中解决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聚焦卡点堵点、痛点难点、焦点热点问题,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
1.突出问题导向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要求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问题导向就是实践导向。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问题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问题既是认识产生的逻辑起点,也是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上谈论的“问题”,意指普遍存在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矛盾概念在中国文化中古已有之。不仅如此,中国人还注重从矛盾和问题中寻求创新和变革,所谓“阴阳推移”“革故鼎新”,讲的就是矛盾转化和变革创新之意。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认识矛盾、揭示事物问题本质和内在规定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以问题倒逼而推动事物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具有问题意识、能否坚持问题导向至关重要。
问题意识指的是认识主体能不断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从思想上做好前提准备的思维方式。虽然作为事物矛盾表现形式的问题普遍存在,但并非人人都具有问题意识。从世界观和方法论建构的思想层面来说,只有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具有深邃敏锐的眼光和明察秋毫的能力,才能形成问题意识,认识到问题的普遍存在,进而沿着解决问题的方向把思维逐步引向深入。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从客观的实际运动所包含的具体条件,去看出客观现象中的具体的矛盾、矛盾各方面的具体地位以及矛盾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要善于认识和化解矛盾,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问题是改革的起点、创新的突破口。改革的基本含义就是改变、破除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以适应新的客观情况。回顾中国的改革历程,问题导向始终贯穿其中。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突出问题导向,明确提出,“改革举措要有鲜明指向性,奔着解决最突出的问题去,改革味要浓、成色要足”,“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问题出发,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问题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环节,立足调查研究,向实践要答案,问人民求智慧,是中国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基本逻辑。
2.强化问题意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
改革的推进、改革政策的制定、改革举措的落实,都要坚持问题导向。哪里有问题,改革就进行到哪里;不同的问题类型,决定了不同的改革思路;问题的轻重缓急,决定了改革的重点和先后。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把党的二十大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决定》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均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其中有的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突出制度建设主线、彰显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是《决定》的重要特点,也是问题导向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各个方面,其中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先导”作用。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以抓重点来带全盘,可以有力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提供动力。为此,《决定》锚定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
3.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解决卡点堵点、痛点难点、焦点热点问题
在复杂事物中,矛盾具有主次之分,在单个矛盾体中,矛盾又具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这是矛盾的不平衡性特点,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问题导向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抓住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也要集中解决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通过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着力解决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和改善民生是改革发展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更应注重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在更高水平上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民生无小事,筑牢医疗保障网,织密民生保障网,着力抓好民生工作,保障改善民生。特别要认识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
着力解决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的目的是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持续建设对保障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作者:任 洁,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