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省委编办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三个年”活动决策部署,围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权责清单制度建设,通过构建标准统一、科学规范、简明实用的权责清单体系,明晰权责边界,规范权力运行,加强监督制约,为推进便企利民、加快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是理顺清单管理体制。去年5月,我省权责清单制度建设牵头工作调整后,省委编办立即行动,主动与各部门对接沟通,健全工作网络,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力量,明确机构编制、司法行政、政务大数据等部门在权责清单编制、审核、发布、调整和应用中的任务分工,夯实了各部门各单位主体责任。指导督促市县两级理顺工作体制,除铜川、商洛继续由行政审批部门牵头外,其余各市区均由机构编制部门牵头,市县两级均落实了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完成工作移交,各项工作步入正轨并有序推进。依托浙江大学师资力量和网络教学平台,举办陕西省权责清单制度建设专题线上培训班,省市县三级5499人在线学习,全面提升了各级各部门清单编制人员的能力水平。
二是加快清单动态管理。虽然我省从2015年以来就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政府工作部门和乡镇、街道权责清单的全覆盖。但随着法律法规“立改废释”,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及“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入,各部门的权力和责任事项发生了较大变化,现有的权责清单存在要素不规范、权力事项认领不齐全、动态调整不及时等问题。省委编办在认真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基础上,研究制定《陕西省权责清单梳理编制口径和标准》《陕西省权责清单统一发布平台事项基本编码规则》等规范性文件,编印《陕西省权责清单制度建设文件汇编》,不断提升清单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结合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选择部分公共服务职责任务重的部门开展权责清单落实情况专项评估,进一步规范权责清单编制、发布、动态调整和执行落实。组织力量不定期进行抽查,对没有及时调整的部门通过发函督办、内部通报等方式督促其整改。按照“职权法定、程序合规、便民高效”原则,先后7批次对23个省级部门的404项权责事项进行动态调整。依托“陕西省权责清单统一发布平台”,坚持线下清单调整与线上发布平台同步更新,对各部门行使的权力事项逐项核对、确认,科学区分新增、取消、名称调整、法律依据调整、行使层级调整的行政权力事项,坚持“应领尽领、应调尽调”。目前,52个省级部门已依法梳理发布权责事项7370项,10个设区市、杨凌示范区和107个县(市、区)已全面启动新一轮权责清单修订工作,延安、榆林、汉中、安康等市已完成市级部门权责清单调整规范工作。
三是推动清单延伸应用。充分发挥权责清单在明晰职能定位、界定职责划分等方面的基础性制度作用,针对社会关注度高或部门间、层级间易发生职责交叉或推诿扯皮的事项,探索梳理编制“针对性强、务实管用”的重点领域权责清单。今年2月,省委编办会同省委网信办对19个省级部门和5个中央驻陕单位的208项涉及网络治理方面的权责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编制并印发《陕西省涉网重点管理部门网络综合治理责任和权力清单》,规范明晰了各部门在网络综合治理中的职责边界,健全完善了协同治网工作机制。尤其是明确了公安、通信管理、市场监管、文化旅游等部门在维护网络公平交易、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方面的责任和权力,健全预防和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工作机制。今年7月,针对乡镇(街道)层面没有行政执法权问题,自下而上广泛征集意见,提请省政府将77项基层管理迫切需要、直接面向群众且高频易发的县级部门行政执法事项依法下放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实施。按照上级政府“端菜”、基层政府“点菜”的思路,指导各地根据实际需求和承接能力,由县级政府按照“一镇(街)一清单”的赋权形式,差异化认领,精准化承接,确保权力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让乡镇(街道)既能“看得见”,又能“管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