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政府行政职权  深化审批改革成果

时间: 2017-02-20 16:51 来源: 咸阳市编办

2016年以来,咸阳市紧扭转变政府职能这个“牛鼻子”,狠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优化服务,切实理顺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行政审批效率不断提升,有效激发了企业和市场活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最近,在中央编办组织召开的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交流大会上,咸阳市编办作为陕西省唯一参加的市级单位,在大会上作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验交流,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肯定。

                                          梳理权责——让部门有权又担责

清理后,市级部门共有权责事项4002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230项,较清理前行政许可事项精简三成以上,超出省定精减目标

按照“能取消的一律取消,能下放的一律下放”的要求,全面审查清理市级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市级48个部门自主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由303项精简到192项,精简率达到36.6%,提前完成了中、省要求的精简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涉及该市取消68项、下放38项、承接114项。对保留和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梳理,形成目录清单并向社会公布,保留行政许可事项230项。制定印发了推广权责清单的实施意见,抽调专人集中办公,经过清理初审、合法性审核、会议审定等程序,编制公布了45个市级部门单位、13个县市区和136个镇(办)的权力和责任清单,市级部门保留行政权力事项4002项。通过梳理,使各部门的权力事项和责任事项以“清单”的形式呈现出来,一个部门“有什么权力、承担什么责任”一目了然,有效避免了权责不清、职责不明等问题。

                                         编制流程——让权力行使高效规范

 4千余项行政权力事项、328项行政审批事项及其子项和377项日常管理及便民服务事项的审批办理流程全部编制完成并公布实施

在理清权责清单的基础上,组织抽调专人,逐项梳理审批流程,大幅简化内审程序,精减申报材料,缩短审批时限,经过几上几下以及会议审定,正式确定了市级部门单位4002项行政权力事项、328项行政审批事项及子项和377项日常管理及便民服务事项的审批流程和办事流程,及时向社会公布。在审核梳理过程中,对《咸阳市市级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中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和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凡可要可不要的资料一律取消,凡重复审批的环节一律精减,凡承诺办理时限未在法定时限基础上缩短三分之一以上的一律予以更正,逐项制作和完善审批流程,明确每项事项的项目名称、设置依据、办理流程、审批时限、所需资料、收费情况、受理地点、监督电话、责任人员等详细信息。并且,对提供所需资料有关情况、办理结果如何送达等都进行了详细说明,群众办事资料不齐全要一次告知清楚,基本实现“企业和群众最多两趟即可拿到审批结果”的目标,改革调整后进驻市政务大厅的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时限较改革前缩短三分之一以上,审批效率明显提高。

                                          多方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五张清单”及其所列事项办理流程等信息可全部在市县及部门网站、省级平台查询

为方便企业和群众咨询办理,市县两级将各部门单位行政许可项目清单、权力和责任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行政许可中介服务事项清单“五张清单”,以及清单所列事项的办理流程等信息全部在市县政府网站、编办网站、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和各部门自己的网站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在咸阳日报、陕西日报、华商报等媒体发出公告,邀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宣传“五张清单”,促进政府权力运行更加透明。按照省政府统一要求,还将市、县、镇权力和责任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以及市、县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在“陕西省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统一发布平台”上发布。通过多种渠道对外公布,不断提高“五张清单”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使群众对政府权力更加了解、办事更加便利,监督也更加简便容易。

                                        网上审办——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利

市县两级网上政务中心共受理办件2.4万件,其中市级部门单位受理审批1万余件,占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件数量的17.4%

整合部门前台服务,建设开通网上办事大厅,将50个部门单位的300余项许可事项及子项和360余项日常管理和便民服务事项实行网上办理,一些服务事项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成,真正架起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便捷服务通道。截至11月底,市县两级网上政务中心共受理办件2.4万件,市级部门(单位)通过网上受理审批1万余件,市本级网上办事占到实体中心办件量的17.39% 。目前正在推进市、县(区)、镇(办)三级审批平台的互联互通,市县镇三级网上办事平台使用同一软件,依托现有的政务外网横向延伸到50个市直部门单位,纵向延伸到13个县市区和各镇(办),建成集行政权力运行、政务公开、便民服务、法制监督、效能监察“五位一体”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全市行政权力“一张网”运行。另外,积极推行投资项目网上审批,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通过审批平台申报、备案、核准和审批项目489个,涉及投资额560.2亿元。

                                       建章立制——让审改成果得以固化

制定出台清单《管理办法》,今后凡未列入清单管理的权力事项、收费事项等一律不得实施,已列入清单的需严格按照流程及时高效办理

为巩固“放管服”改革成果,提高行政审批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市上先后制定出台《权力和责任清单管理办法》和《行政许可项目目录管理办法》等规定,进一步加强清单管理,及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修订情况,对应提出取消、下放、增加和加强的意见,认真对各项清单进行修订完善,确保清单合法合规、符合工作实际。同时要求市级各有关部门严格执行有关清单,凡未列入清单的权力事项、服务事项和收费项目今后一律不得实施,已经列入清单的要严格按照公布的流程及时高效办理实施,确实需要取消或者增加的要及时按照法律法规提出清单修改意见报清单管理部门梳理汇总,提交有关会议研究审定后才可修改清单,杜绝了审批事项实施的随意性。

政府职能转变以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7.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24.8亿元、增长18%,高出全省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657.6亿元、增长29.6%;全市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6.8亿元、增长19%。群众办事创业热情高涨,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5627户、同比增长6.16%,其中新增企业5656户、同比增长24.80%,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978户、同比增长57.83%,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6余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