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 樊会文
●电子政务是政府解决其所面临的、紧迫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一种手段,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工具。
●每一个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的推进,都需要有法律、行政、法规、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的考虑和有机的组合来推动,才有可能达到变革和改造现有政府形态的目的。
●电子政务也要讲效益,不能因为电子政务所具有的各种重要性就忽视电子政务工程项目投资的回收,忽视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的使用情况和实际效果。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无论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将电子政务视为政府必须优先予以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电子政务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新生事物,在帮助政府应对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所面临的挑战方面,其作用已经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以电子政务求发展”,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美国、德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特点、基本经验、存在问题以及未来规划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美国:全面启动电子政务
【发展特点】网站多。美国联邦级的行政、立法、司法部门拥有独立网站自不必说,州及地方政府也拥有规模不小的网站,就连地处偏远地带的一些不起眼的小地方也照样建立了网站。比如一家名叫“斯波凯恩部落”的网站,就是专门介绍华盛顿州东部斯波凯恩印第安人保留地的,那里不仅有关于该部落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方面的资料,而且还有管理机构及其地址、电话等。
分类细。美国电子政务网中既有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网站,也有国民求职、贷款、消费等方面的网站,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凡是在日常生活中与政府点关系的事情,总是有相关网站提供信息或服务。
网连网。互联网只有实现了网套网、网连网,才能显示出极大的优势。美国联邦一级的部门已经实现了网套网、网连网。联邦部门的网站不只介绍本部门的情况,提供相关服务,而且将下属机构的网站相连起来。各州的网站既有全州的内容,也有州内各县、市网络的链结。此外,从美国最大的电子政府网“第一政府网站”(www.firstgov.gov),可以搜索到的网页超过了5100万,既可链结到联邦行政、立法、司法部门的网站,也可链结到各州和地方的网站以及外国政府网站。该网站是了解美国政府的“百宝囊”,是“通往所有政府信息库的大门”。
【存在问题】网络目前只能实现从大网进中网,从中网进小网,反向而行则行不通。还有就是网络犯罪,联邦调查局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反网络犯罪部门,新近成立的国土安全部也将网络恐怖列为重点防范对像之一。
德国:“联邦在线2005”电子政务计划全面推出
【发展规划】2000年9月18日,施罗德总理发起了"联邦在线2005"电子政府倡议,要求联邦政府到2005年将所有可在网上提供的服务在线提供。
2001年11月14日,联邦政府为所有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实施计划。该计划将直接影响107个独立的政府部门与机构,在线提供的政府公共服务包括了376种可在网上提供的服务。
实施计划预计将需要16.5亿元的预算。25%的资金将用于重新调整机构设置、改进内部程序。近10%资金将用于人员培训。根据2001年55个项目组的信息技术预算计划,联邦政府每年约花费7.75亿欧元,是欧洲最大的信息技术使用者之一。这些经费里,有近1.8亿欧元是用于合同采购与服务提供,近5.95亿欧元是其他成本,包括购买设备、软/硬件租赁、培训等费用。这还不包括直接分配给与IT相关领域,例如电信与政府公关等方面的费用。据估算,"联邦在线2005"计划的完全实施将使联邦行政管理每年节约超过4亿欧元的费用。
【基本经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实施"联邦在线2005"计划,政府在资金和机构设置上给予有力保障。建立了一个部门之上的组织机构——“联邦在线2005”项目组,负责各联邦部委政策引导与协调,并直接对联邦内政部部长负责。2002年至2005年,联邦政府电子政府倡议的初步资金预算是16.5亿欧元左右。
对政府服务进行评估,按业务类型分时间分阶段上网:政府把电子政务的业务提供类型区分为A2C(政府对公民),A2B(政府对企业)以及A2G(政府对政府)三类。针对每一类服务,进行在线提供可能性的评估,以此来确定每一业务上网的先后时间安排等。评估的标准包括实现的技术难度、与公民要求的密切程度等等。
根据业务流程,对政府职能及机构进行重组:政府对其公共服务进行重新界定,要求每一个部门必须描绘出他们所提供“产品”制定程序的子阶段,阐明什么服务已经可以在线提供以及在线提供这些服务是否有意义。此后,通过对"市场分割"和必需的服务类型的大致评估,重构整个联邦政府的服务范围。
营造电子政府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政府对私法与公法的法律框架进行了调整。除了增加了使用数字签名的规定外,对数据保护、公共合同签定的法律、商业注册法、信息公开法等法律、法规也进行了修改。同时,德国还对行政程序规定进行修改,允许使用数字媒体。公民与政府之间可以使用书面、口头或电子形式来进行沟通,并在所有的行政管理领域中产生法律效果。
政府集中规划,统一推进:德国是联邦制政体的国家,各联邦享有很高的自主权,但在电子政府上,联邦政府坚持由中央集中统一规划,从基础硬件建设、软件采购、技术标准采用、资金分配、实施步骤上,都统一推进。
日本:“电子日本”明年投产
【发展规划】建设世界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到2005年至少让3000万家庭用上高速宽带网络,另外1000万家庭使用超高速光纤网;鼓励和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到2003年使电子商务贸易额达到1998年的10倍,约73万亿日元;建设电子政府,提高政府办公效率,使任何企业和个人能在任何时候连通政府网络,办理有关行政手续;培养面向信息时代的人才等。
日本把电子政务看作创建IT社会的基础。"电子日本战略"指出,电子政务不是单纯将现有的行政业务搬到网上,而是在电子化过程中重组政府行政业务,修改相关法律,简化行政手续,减少民众和企业的负担。目标是到2003年实现政府办公无纸化和业务电子化。五个重点实施领域是行政信息电子化、申请手续电子化、国家收支管理电子化、政府采购电子化和办公无纸化。
【存在问题】资金问题: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政府机构从中央到地方都面临财政困难。2002年全国各地政府总共将出现14万亿日元的赤字。还有对庞大资金预算管理不善的问题;
人才缺乏:电子政府的运营需要IT人才,享受电子政务也需要民众具备一定IT知识。日本的IT普及起步较晚,目前互联网普及率约为44% ,居世界第16位。宽带网用户387 万,家庭普及率8%,这与"电子日本"战略的目标还有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