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管理手段 提高管理效益,编办建立启动市属事业机构编制微机管理系统

时间: 2002-12-13 00:00 来源: 青岛市人事动态

事业机构编制管理是我国机构编制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批准的事业机构编制标准及相关数据资料,既是相关单位岗位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核拨、工资发放的标准,又是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掌握事业单位整体布局和各类事业之间比例关系情况,完成日常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和研究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

为加强对事业机构编制的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市编办事业处进一步加强了对管理方法科学化的研究,将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引入到工作中,建立启动了"青岛市市属事业机构编制管理系统"。

具体做法是:分析市属事业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需求,根据工作实际设计软件程序,为市属各事业单位建立了台帐,整理查阅了20余年机构编制文件3700余份,将各单位数据资料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

对事业机构编制实行微机化管理:

一是进一步摸清了管理对象的底数。通过收集整理文件资料,并将现状数据录入微机,可较深入地了解各单位历史沿革情况,更加全面和便捷地掌握现状基本情况。有利于掌握第一手基础资料,便于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二是推进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分析数据、量化指标、软件规划设计,对各项管理内容进行梳理,建立格式化标准管理模式,使日常工作和微机管理有机地结合,增强了数据变化的连续性和操作性,从而规范了工作程序。

三是提高了数据的共享性,提高了服务质量。建立事业机构编制微机管理系统后,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不仅提高了自身工作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还可以向党委、政府及组织、人事、财政部门提供市属事业机构各方面动态的数据。从而可以更好地将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相结合、与人员计划和工资管理相结合,更好地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部门和社会需求服务。

四是有利于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督查机制。通过对市属事业机构编制实行微机管理,可全面及时地了解和掌握编制情况,分析研究机构编制现状,有利于跟踪督查各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查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有利于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督查机制。